“每年举办这样一次聚焦农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以及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盛会,对促进农机装备的产业振兴、科技创新和支撑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4月28日举行的2025耒耜会议上,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经理苑严伟作为主办方之一应邀出席大会,表示此次耒耜会议的举办正当其时。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苑严伟认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届耒耜会议以“低碳驱动农机高质量发展,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就是要让与会嘉宾围绕当前国内国际农机产业的最新进展交流分享、碰撞思想,推动促成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进而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我们探讨研究的方向有很多,比如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我们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弱项,应该聚焦大型农机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再比如面向丘陵山区、面向经济作物农业生产的短板弱项,应该开展新型、小型化、适应型农业装备的研究、技术突破以及未来产业化。”苑严伟说,这些都是大会讨论的重点方向。
江苏大学因农机而生、因农机而兴,其前身为我国第一所专门从事农机高等教育的学校——镇江农业机械学院。该校每年举行耒耜会议,旨在推动我国农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江苏大学一直把农机作为重要的方向,为国家培育出了非常多的农机方面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苑严伟说,建议江苏大学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未来新型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培养能够立足于农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用型人才。